欢迎来到亿配芯城! | 免费注册
你的位置:GD32兆易创新MCU芯片全系列-亿配芯城 > 芯片资讯 > 最被看好的 AI 芯片初创公司之一,Tenstorrent加速卡出货
最被看好的 AI 芯片初创公司之一,Tenstorrent加速卡出货
发布日期:2024-01-06 07:01     点击次数:135

电子发烧友网报道(文/周凯扬)在 CRN 发布的 2023 年十大半导体初创公司的名单上,我们看到了不少AI 芯片厂商的名字,比如Cerebras Systems、SiMa.ai和Tenstorrent。其中Tenstorrent 最惹人关注,这家位于多伦多的初创企业如今由知名半导体业界大神 Jim Keller担任CEO。 Tenstorrent 在 2021 年收获了富达集团领投的 2 亿美元融资后,又在2023 年获得了来自现代汽车集团和三星催化剂基金会领投的 1 亿美元融资。但对于这家厂商的硬件产品,我们却很少得见真容,直到最近其开发套件开放订购和出货。 开发套件出货,新的 AI 硬件开发平台 从 Tenstorrent 的官网来看,目前已经开放订购的是其第一代 PCIe 4.0 AI 推理加速卡,e75 和 e150,两者的定价分别为 599 美元和 799 美元。e75 开发套件可用于基础的推理任务,采用了 1/2 PCIe长度的设计搭配了 Tenstorrent 的第一代 AI 芯片 Grayskull,集成了96 个 Tensix 核心、96MB 的 SRAM、8GB LPDDR4 内存,核心频率达到 1GHz,整个板卡的功耗约为75W。 e150 则是 3/4 长度的 PCIe 加速卡,同样搭载了一个 Grayskull 芯片,但核心数却达到了 120个,同时配备了120MB 的 SRAM,核心频率也提升至 1.2GHz,单卡功耗约为 200W. e75 虽然只是入门级的推理硬件套件,却已经给到了完整的开发流程,开发者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软件实现方式,一套是从上至下的 TT-Buda,另一套是从下至上的TT-Metalium。TT-Buda适用于想要开箱即用,直接将任何模型投入量产的客户。而TT-Metalium则适用于想要充分了解 Tenstorrent软硬件,并借此定制开发模型的客户。 需要注意的是,e75 和 e150仅仅是 AI 加速卡而已,仍需要搭配一套通用计算系统才能精心开展 AI 开发。目前其仅支持 x86_64 架构和 Ubuntu 20.04 以上版本的系统,且需要 64GB 的内存和至少 100GB 的存储。 Tenstorrent 下一代 AI 芯片 除了第一代芯片 Grayskull 以外,Tenstorrent也公开了基于第二代芯片 Wormhole 的 PCIe AI 加速卡 n150 和 n300, 亿配芯城 n150 搭载了一个 Wormhole 芯片,而 n300 搭载了两个 Wormhole 芯片,因此两者的 Tensix 核心数存在较大差异,分别是 72 个和 128 个,单板功耗分别为 160W和 300W。 从内存配置上看,Wormhole也确实是面向更高性能的 AI 解决方案,将 Grayskull 的 LPDDR4 内存换成了带宽更高的 GDDR6 内存。根据Tenstorrent 提供的说明,GraySkull 和 Wormhole 已经支持了市面上主流的模型,比如 BERT、GPT-2、MobileNetV3、ResNet和YOLOv5等等,而性能更强的 Wormhole还提供了对 Falcon 和 Stable Diffusion 的支持。 不过,与可以单独购买单个开发套件的 e75 和 e150 相比,目前 n150 和 n300 只开放了批量购买,且并没有公布定价。要知道,无论是 Grayskull还是 Wormhole,都只是 Tenstorrent对 AI 芯片的早期设计与尝试,两者均基于 12nm 工艺开发,且实际算力差距并不大,都在 300TFLOPS@INT8左右,只是其他硬件资源配置上有些许不同。而后续即将推出的 Black Hole将基于 6nm 工艺打造,将算力提升至1000TFLOPS@INT8 左右。 在其产品路线图上,预计在今年公开发布的 Grendel才是其针对高端 AI 计算的杀手锏。Grendel采用了全新的 Chiplet 设计,且用到了自研的 RISC-V CPU 核心,结合 3nm 工艺的 AI&CPU Chiplet,以及 7nm 工艺的内存与 I/O Chiplet,将提供一个完整可扩展的 AI 硬件平台。 写在最后 对于任何一个新的 AI 开发平台而言,硬件开发套件和配套软件都是至关重要的,甚至决定了愿意尝试的开发者基数。Tenstorrent 在开放了 e75 和e150的购买后,无疑给不少还在观望其硬件架构的开发一个尝鲜的机会。而开箱即用的体验,想必也会吸引不少厂商对后续的高性能产品产生兴趣。